地雷战:炸得鬼子无处藏

来源:澳客okooo下载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4-01-12 05:59:24
地雷战:炸得鬼子无处藏
  • 产品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饱受日寇袭击和扫荡。为保护自身,打击敌人,武区委雷主任组织赵家庄等村庄进行民兵联防。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发动群众制造了各种土地雷,布下雷阵,使日寇受到沉重打击。日军中队长中野从青岛搬来工兵,破坏民兵的地雷阵,并攻入赵家庄烧杀抢掠。赵虎总结失败的教训,进一步改善地雷技术,制造土化学雷,再次重创日寇。

  麦收时节,日军趁民兵农忙偷袭赵家庄,掳走村民,让被俘村民在队伍前踩地雷,再次进攻赵家庄。赵虎领导民兵巧摆地雷阵,用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等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打击敌人。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支援下,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解救了被俘的群众,全歼进犯之敌。

  导演唐英奇夜里梦见老石匠给他出点子,从而诞生了电影结尾处“镇妖石”的精彩一幕,这大概是新中国电影里最早的特技效果之一。

  如果有人说革命时期的中国人不懂幽默,那他一定是误读了那个充满口号和标语的年代。实际上,即使是在当时的主流文化中,也不乏幽默的经典。

  比如老电影《地雷战》中的鬼子形象。那个骑着毛驴头戴白毛巾扮成小媳妇模样的小鬼子,使得“偷地雷”几乎成了几十年来形容鬼鬼祟祟、不怀好意者的专用词。这个细节以及“不见鬼子不挂弦儿”的台词,像接头暗号一样,让任何老观众在谈论起这一部优秀的电影时会心一笑。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寓所里,《地雷战》的摄影师、76岁的郑治国接受了新华社记者正常采访,他是这个剧组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

  郑治国说,故事通俗易懂,情节简明扼要,人物朴实生动,是《地雷战》的最大特点。“它本来是一部民兵传统教育片,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广大青年民兵,所以片子在创作和摄制过程中都是以农村人民群众的视点去阐明故事情节,不仅讲述了他们同日本鬼子英勇战斗的事迹,还从形式上表现了农村的风土人情。”

  正是这部影片,开创了传统军教片的新样式―――用于指导、培训人民战争的教材,也可以看得人笑逐颜开。“主要导演唐英奇对此作出了很大贡献。”郑治国说,“唐导演一边拍摄一边修改剧本,经常挑灯夜战,不得安睡。”如何把尾声一场戏处理得更生动、更有趣,唐英奇冥思苦想,甚至把问题带进了睡梦里。一天清早,双眼红肿的唐英奇一见到郑治国就喊:“你看,有啦,有啦!”原来,关于影片的结尾,唐英奇夜里想着想着就入梦了,梦中有个老石匠给他出了个好点子―――老石匠说:“最后不就是想说明日本鬼子这些妖魔鬼怪被咱乡亲们用神出鬼没的地雷炸死了?我是个石匠,用我的手艺在日本鬼子经常路过的小河边那块大石头上刻上‘镇妖石’三个醒目的大字,不就好了吗?”

  源自梦境的灵感,诞生了电影结尾处的精彩一幕:落荒而逃的鬼子中队长在经过“镇妖石”时,巨石瞬间变成了一颗大地雷。接着,满天的地雷扑向侵略者之墓的碑牌。鬼子歇斯底里地举起战刀向墓碑砍去,刀落雷炸,鬼子身葬“镇妖石”。这组象征着如丧家之犬般惶然惊恐的侵略者必败的镜头,大概是新中国电影里最早的特技效果之一。虽然比不上当今大片的变幻万千,也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影片充满了生活风情。在拍“头发丝雷”这场戏的时候,大家总觉得“太直接、不够有意思”,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形成了这个情节:赵虎找玉兰要一根头发,玉兰有些娇嗔地嚷道,不准给我开这样的玩笑!赵虎无奈,瞪大了眼睛说:“不是开玩笑,是……”没等赵虎把话说完,玉兰干脆地说:“不给!”玉兰转头又要梳辫子时,赵虎乘机揪了她几根头发就跑。玉兰想探清赵虎要她的头发干什么,就偷偷地来到赵虎窗外察看,却意外地发现赵虎正在利用她的头发聚精会神地研制头发丝地雷。她立即跑回家来,将自己心爱的大辫子全部剪下,给赵虎送去……老电影中难得见到的恋人之间的误解和默契被巧妙地融入对敌斗争,观众不免感慨:斗争虽然严酷,但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而群众的智慧,就是生活的快乐之源。

  为了体现环境的真实,影片的外景场地选在地雷战的故乡―――胶东海阳的深山里。房屋都坐落在崎岖的山沟里,出门就得爬山,有时场景甚至选在悬崖绝壁上。郑治国说,有的同志用树枝拄着爬,有的同志脱去了上衣还是汗流浃背,而像他这样扛着摄像器材的人爬起山来就更苦了。“唐英奇导演年龄最大,身体还有病,但他还常常抢过我们的器材,喘着粗气鼓励大家说,同志们快看,这里风景真美,山顶上风景更好看,拍出来的画面肯定漂亮!”

  这部今天还在不断重播的影片1974年在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纪念奖。

  在赵疃,当年的胶东军区“特等模范爆炸村”,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问我:“你们是来发动群众的?”

  海阳,因位于黄海之北而得名。电影《地雷战》的素材,就来自于抗日战争时期海阳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三位全国民兵英雄和海阳人民的地雷战。1945年10月,担任过胶东军区司令员的将军为海阳写下了“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的题词。

  2005年4月,记者来到山东省海阳市赵疃乡赵疃村,寻访这里的抗日老民兵。

  这无疑是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良好群众基础的村庄。当记者一行在海阳武装部几位军人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走进村子,我们注意到,一个看上去七八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似乎想跟我们说话却又犹豫不定,从始至终保持着10米左右的距离颤巍巍地跟在我们身后。在我们采访完当年的民兵连长赵乾福、走出他家小院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仍然站在一边张望的老人终于忍不住了,走上来问:“你们是来发动群众的?”

  弥漫着海鲜味的赵疃村南濒黄海,东西北群山环绕。抗日战争中,这里的民兵创造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方法,对日伪军展开了地雷战。抗日战争中,赵疃民兵与日伪军共作战500多次,炸(打)死、炸(打)伤日伪军600多人,俘敌20多人,荣获胶东军区“特等模范爆炸村”称号。

  82岁的赵乾福是抗战中的民兵排长,解放战争中的民兵连长,曾当选胶东军区民兵模范。“俺们这里是1942年开始有地雷的。”老人点上一支烟,用我们听来像唱歌般的山东土线年初春,军区送来地雷,让各村到乡里去领,一个村发一个雷。我们村是民兵连指导员去领的,带回来一个试验雷。指导员召集大家一块看,说是一个雷可以炸半个村子,还说上级指示我们要研究地雷的埋法、用法。”

  赵乾福比划着给记者讲地雷的原理:地雷由雷体和引信组成,引信就是拉火管,是个圆筒,里面装着铜丝和磷。铜丝扭成弹簧一样的弯曲形状,一拉直,摩擦就产生热,把磷点燃。事实上,从地雷、手榴弹到其他任何的需要引信的武器,这个基础原理沿用至今。

  赵乾福说,最开始用的是铁雷。铁雷表面的花纹呈无数个小菱形,因为实验表明,菱形铁片炸开后杀伤力最大。到1945年春天,没有那么多铁块了,就开始造石雷―――把石头凿空,中间填上。石雷造了很多,一屋子一屋子的,发雷的时候每人用担子挑四五个雷,一个雷有35斤重。“炸药是晚上去乡里领的,俺们也试用自己造的土药,把硝酸铵、柴油和木屑三样东西用石碾子碾成粉后放大锅里炒。”赵乾福说,“土药效果不行,有时候连雷外头的石头都炸不开。”“埋雷要挖一尺半深的坑,才能把雷放进去。”找根树枝当笔,赵乾福在黄土地上为记者画起了埋雷的示意图:放个没有盖的空木箱在土里,一根线搭在木箱上,线的一头连着地雷,鬼子踩到木箱处一脚踏空正踩在线上,地雷就炸,这就叫做踏雷;绊雷呢,就是在山路上、草丛中用小铜丝连着雷绑在草上,正好脚脖子那么高,人一走过绊上去就引爆,这是最好使的一种;夹雷时间最快:一个捕鼠夹连着好几个雷,踩上去不响,脚一离开、捕鼠夹一弹,地雷就引爆了;敌人后来怕炸,改走水沟,民兵们就发明了水雷―――雷藏在水里,用黄土连同草皮包着,不会进水;引线在岸上的草丛里,道理跟绊雷一样。这样,不管鬼子走河岸还是趟水,都可能触雷;还有头发丝雷,类似于绊雷,只是用头发丝代替细铜丝,但威力不行,因为头发丝拉力不够。

  那时,鬼子的三个中队住在行村据点,也就是电影里的“黄村”,距赵疃12华里。鬼子要来赵疃,必经东山村,所以民兵们就把雷埋在赵疃和东山之间。“我们有人在南山顶放哨,看见行村一开门,就知道鬼子出发了。山上准备了一根竹竿,竹竿上绑块红布,放哨的把竿子一放倒,村里的人就开始埋雷。”

  有时候,明明没有雷,也要吓唬鬼子。村子里面的路上是没有雷的,怕误伤老百姓,所以鬼子一进村就大摇大摆,不怕了。民兵们又想出了新招,隔几步就往地上撒点新土。“鬼子以为村里也有雷,后来吓得不敢进村,只好绕着走了。”

  就像电影里描述的一样,被真真假假的地雷阵搞得很是惊恐的鬼子抓来老百姓探路,碰到怀疑有雷的地方就让老百姓去扒土察看。赵乾福说,因为被迫给鬼子探雷,赵疃村村北村南各死过一个老百姓。1945年以后,鬼子用上了探雷器。不过赵乾福没见过探雷器,因为那时全村人都撤到山里了。

  赵乾福也不明白他们究竟炸死炸伤了多少鬼子,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埋好雷后民兵就撤走。打扫战场的时候,他常常看到一滩滩的血,还发现过一条人腿。“1945年在村北口,鬼子骑着洋马来,中了我们的绊雷,马炸死了。我们怎么知道的呢?埋雷的那个地方地上有血,还垒起了一个新坟,放了祭品。我以为炸死人了,找了根大竹竿,绑上个铁爪子,扒开坟一看,结果是匹大红马。”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人可能比赵疃人更清楚。1998年后,日本人每年都来村里祭奠,在地上摆放水果、点心和一种类似蚊香的圈香。赵乾福说:“有人去看热闹,我可不去!”

  ―――如果当年炸死鬼子的老民兵与“鬼子兵”的后代在祭奠现场碰面,那会是怎样一幅穿透历史的画面!

  还有这里的“海阳石”。海阳距离韩国釜山仅500公里,距日本长崎1000公里。在盛产石材的海阳,当年造地雷用的“海阳石”如今远销日本、韩国,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这一点颇有些耐人寻味,从战争到和平的半个多世纪,那满山的海阳石,也算是一个见证吧。

  军事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全球爆发的每一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地雷都被广泛地运用于战场。

  “地雷是一种作用原理独特的爆炸性武器,用于布设在地面上或地面下,受目标作用或操纵爆炸。同时,地雷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武器,能够对敌人形成较为强大的心理威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地雷研究专家、工程兵指挥学院地爆系主任林浙宁介绍了地雷的起源、发展和应用。

  中国是地雷的故乡。林浙宁说,早在13世纪初叶的南宋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震天雷”。这种爆炸性武器是用抛石机抛射,或从城墙上悬吊下来,或从高坡上滚放、投掷到敌群中去,以杀伤敌军人马。这可算是地雷的雏形。而现代严格意义上的地雷,则是出现在400余年前。据史书《渊鉴类涵》记载,明嘉靖25年(公元1546年),兵部侍郎曾铣在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就设置了掷石雷和延期地雷。明万历8年(公元1580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制成了一种名曰“自犯钢轮火”的地雷,这种地雷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一种压发的连环式石雷。

  到了近代,随着猛炸药和点火法相继发明,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军在旅顺口防御作战中首先使用了应用跳雷和可操纵的应用地雷,同时出现了生产防步兵地雷的工厂。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导致了防坦克地雷的产生―――1918年,德国军队首先用炮弹改装成了防坦克地雷。“现代地雷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反直升机地雷、陆军水雷,以及信号雷、照明雷等特种地雷的大家族。”林浙宁说。

  在中外战争史上,地雷都发挥过及其重要的作用。林浙宁提供的资料表明,在以机械化战争为主要作战样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5%的人员受伤或死亡是由地雷造成的。仅苏军在卫国战争中就使用了2.22亿枚地雷,造成德军10万余人的伤亡及近万辆坦克、技术兵器的损失。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人员伤亡的10%、坦克损失的20%是由地雷造成的。在越南战争中,美军也因触雷而遭受重大损失。仅1970年,美军坦克毁伤的70%,人员伤亡的33%就是因遭遇地雷所致。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面对伊拉克军队用50万枚地雷在科沙边界设置的正面长达60千米、纵深数百至上千米的“萨达姆防线”,美军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最后迫不得已改为绕至西线迂回进攻。尽管如此,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损失的18辆M1主战坦克中仍有半数是触雷炸毁的。

  林浙宁说,我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运用地雷武器也取得了重大战果,形成了独特的战法和正确的使用原则。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发动群众用竹筒、陶罐等各种容器盛装炸药和铁片,制成了多种类型的应用地雷。抗日战争时期,广大抗日军民创造了“以雷代炮”、“敌穴布雷”、“飞行布雷”、“雷枪结合”等战法,开展群众性的地雷战,对地雷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炸得日寇闻雷丧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根据地形条件灵活运用地雷,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美军的“坦克楔入战”,巩固了防御阵地。

  林浙宁说,毋庸置疑的是,地雷在达成军事目的同时,由于冲突各方的滥布滥用和战后没有及时加以清除,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的伤害,制约了战后经济恢复和社会重建,严重威胁平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此,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委员会于1980年10月一致通过了《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认为具有过分伤害力或滥杀滥伤作用的常规武器公约》及所附的第二号议定书,即“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诱杀装置和其他装置的议定书”。1996年4月又对该议定书进行了修订,通过了《修订的地雷议定书》。我国政府分别于1982年3月8日和1998年8月29日批准了上述两份议定书,成为缔约国,显示出了对人类负责的和平大国姿态。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进入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 澳客okooo下载手机版官网首页